其人琪言
  □耀 琪
  據媒體報道,自10月底廣州爆出2014年小升初或面試招生後,由於政策未明,連日來各種“杯賽”浮出水面,開足馬力組織學生測試,其中有老牌的賽事,也不乏以培訓機房屋二胎構主導的新賽事,面對層出不窮的杯賽,家長在“喊累”的同時,又不得不帶著孩子疲於應付。記者對比多個培訓機構的賽事,成績可推薦入“好”學校全都成為其中最誘人的一條。
  今年8月,教育部下文稱,無論公校和民校都不得採取考試選拔,但可以以能力測評等其他方式招生,廣州市教育局也及時召開民校校長會議,醞釀取消小升初民校選拔考試。對家長來說,多數花店贊同“小升初”取消民校考,但是又擔心今後進這些名牌民校更難,選擇標準更加紛繁複雜。這種現實之下,家長唯有廣撒網,帶著孩子到處去參加各種比賽,讓孩子獲取更多的“含金量”印證。
  教育改革似乎一直都在這種雙重悖論中徘徊。如果唯分數論,不能過關的就是差等生,這種一刀切的公平會被認為扼殺了優秀個體的差異性;如果講究素質考核,增加寬容度,那麼所有的文體藝項目終歸必須演化成可量化指標,比如獲得幾等獎,拿了幾個冠軍之類,而不可能是拿不出證書的真實才藝。若按前者,只要學生潛心讀書,成績優人一等就能順利升學,但可能也會培養大量書獃子;若按後者,考察的就是家長的財力、嗅覺和社交網絡,家長必須投入更多的資源去打造孩子宿霧的“綜合素質”。
  在入學競爭越發激烈,優秀學校未見增加的情況下,即使是考試選拔,也會催生不平等的“軍備競賽”。因為無論優秀生還是“差等生”都融資會投身補習大軍,爭取學到課堂外、大綱外的技能,以應付難度不斷提升的考試。這種狀況就和參加各種杯賽讓自己“實力”壯大的思路是一樣的。因此,喊了多年的“減負”看上去是一個難以完成的任務。哪怕教育部門取消考試,只要優秀民校入口還是那麼狹窄,那麼讓學生放棄自我裝備是根本不可能的。
  以升學、考試為導向的教育模式、競賽模式和素質考核,就這樣不斷顛覆了教育本源價值。本來教育應該是一個長期的春風化雨、啟蒙心靈、增益技能的過程,學生不該是個僅以考試論優劣的產品。但是在工業社會的思維下、在上級指標的指引下,各個學校也要拿學生產品優秀率來換取社會地位和教育資源。這樣最後培養出千人一面、都會彈鋼琴,卻長灘島說不上有什麼獨立創新素質的學生,也就不足為奇了。
  耀 琪  (原標題:取消民校招考,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xretvb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